撿到浪浪滿身都是「詭異火山印記」以為被咬傷!專家曝背後真相好心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個很可怕的病例,主角是一隻可憐的浪浪,因為身上有許多火山口樣的潰瘍傷口,民眾以為是咬傷所以救援到動物醫院。
各位醫師看到這樣的「全身性」皮膚腫塊-潰瘍傷口,應該也知道事情絕對不是咬傷這麼單純的事情吧,大家是不是心裡已經有一些區別診斷了呢?!於是醫師也做了多個皮膚採樣進行病理檢查。
感謝花蓮玉里動物醫院黃醫師熱心提供臨床病例資訊及照片。
皮膚型淋巴瘤有可能是T細胞或是B細胞來源
腫瘤細胞有可能會表現親上皮特徵也可能不會,但其中以親上皮T細胞型最常見,也就是蕈狀肉芽腫(mycosis fungoides)。
在初期腫瘤細胞會沿著表皮-真皮交界處形成帶狀浸潤,這時候腫瘤外觀看起來會像皮膚病一樣形成增厚的斑塊,之後腫瘤細胞會往真皮層、毛囊壁、腺體生長,這時候就會形成明顯的團塊物。
大部分的親上皮T細胞淋巴瘤屬於小型到中型細胞,通常有絲分裂數目少,但腫瘤有可能會進展變成大型細胞、有絲分裂數目很多的型態,這時候腫瘤行為就會變得很惡性甚至會侵犯到其他器官(文獻1)。
治療方式
由於犬的淋巴瘤大部分的病例屬於多中心型,因此在治療、預後等各資訊還是以多中心型的為最大宗,其他結外型淋巴瘤(extranodal lymphoma)的資料相對少很多。但整體來說,建議要先做詳細檢查、做出臨床分期(clinical stage),如果檢查結果顯示淋巴瘤的病灶只有侷限在局部區域,那可以先選擇手術切除或是局部的放射線療法,但如果發現腫瘤已經開始擴散到其他地方或是復發了,那就可以選擇全身性的治療方式,例如化學療法(文獻2)。
而皮膚型淋巴瘤當中,以親上皮型淋巴瘤最常見,如果把腫瘤位置分成(1)黏膜-皮膚交界處以及(2)皮膚型,會發現黏膜-皮膚交界處的親上皮淋巴瘤的預後比較好一些,中位數存活時間是491天,而皮膚型的只有130天。如果病灶是比較侷限性的、只有形成單一團塊物,那可以選擇先手術切除或是放射線療法,如果腫瘤已經全身到處都有了,那就要用化療那樣的全身性治療比較適合,比較常用在皮膚型淋巴瘤的化療包括CCNU, prednisone, CHOP等,但不論是哪一種治療方式,都必須要做臨床分期喔!皮膚型淋巴瘤如果已經是瀰漫式全身分布的話,預後通常比較差就是了(文獻2、3)。
參考文獻:
1. Valli VE, et al. Tumors of hemolymphatic system. In: Meuten DJ, ed. Tumors in domestic animals. 5th ed. John Wiley & Sons, Inc., USA, 203-321, 2016.
2. Vail DM, Pinkerton M, Young KM. Hematopoietic tumors. In: Withrow SJ, Vail DM, Page RL, ed. Withrow & MacEwen’s small animal clinical oncology. 6th ed. Elsevier, Inc., USA, 688-772, 2019.
3. Chan CM, Frimberger AE, Moore AS. Clinical outcome and prognosis of dogs with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epitheliotropic lymph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48 cases (2003-2015). Vet Dermatol. 2018 Apr;29(2):154-e59.
本文經作者霍普獸醫病理診斷中心團隊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刊自霍普獸醫病理診斷中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