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開始生寶寶了!避免被空襲請繞道
春天到了,披著美麗外衣的台灣藍鵲又開始在台北市的公園綠地裡的馬拉巴栗、黑板樹、欖仁樹、印度橡膠樹等樹叢間穿梭,選擇合適的築巢位置繁殖。然而,因為藍鵲與生俱來的護巢本能,造成行人行經藍鵲繁殖領域時,就會被牠們從後方飛撲、拍擊頭肩,因而衍生相當大的困擾。
動保處表示,台灣藍鵲又稱長尾山娘,約於每年4到8月間繁殖,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同家族的成鳥會共同照顧雛鳥,藍鵲寶寶在孵化後三到四週就會跟隨爸媽離巢。在育雛過程中,偶而會有藍鵲寶寶落巢的情形,動保處建議大家不必急著去撿拾,只要在一旁觀察親鳥的舉動,並通報動保處,即使鳥爸媽無法順利將雛鳥叼回巢內,動保處也會派人前去帶回安置,反之,倘冒然將拾獲的雛鳥帶離現場,可能減少鳥寶寶回到野外生長的機會。
動保處進一步說明,由於野生動物在高度開發的台北市尋覓安身立命的窩巢本來就困難,好不容易環境綠化有成,藍鵲有了充足的生活空間與食物來源,成為藍鵲的築巢選擇;但當牠們與民眾生活環境重疊範圍擴大,發生人鳥衝突事件勢必變多,落巢雛鳥被撿拾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動保處在接獲民眾通報台灣藍鵲有驅離路人的行為時,採取不移除藍鵲巢雛改以張貼告示之「就地保育」原則,提醒大家避開繁殖區域,或用撐傘或戴帽子的方式路過,也要避免撿拾落巢幼鳥,試著讓親鳥哺育以增加存活機會,請民眾共同營造友善藍鵲的生態環境及建立人與藍鵲和諧共處的關係。
此外,動保處還要提醒民眾,將藍鵲的巢或雛鳥移除或直接回擊藍鵲的行為,都將面臨最高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因而造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死亡者,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的處分,千萬不可以身試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