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角鴞、穿山甲是創傷大宗 動物急救站統計今年542隻

每年因傷病送野生動物急救站的案例,都有上百起,特生中心統計發現,2021年截至9月為止,急救站累計處理542隻野生動物,其中領角鴞與穿山甲數量並列第一名皆為43隻,救傷原因同樣以「創傷」為大宗。
野生動物急救站表示,近來民眾愈來愈接近山林,對野生動物傷害愈來愈大,統計今年1至9月處理救傷次數已超過500多件,其中創傷達到254件,其他幼年動物落巢有 97件,不明原因93件,而虛弱消瘦營養不良有65件,加上通報查緝取締、非法買賣沒入案件也有33件,總計達542件並持續增加中。
特生中心指出,在救傷動物統計上,領角鴞、穿山甲、五色鳥、石虎、食蛇龜是排名前五名的野生動物,而前9個月中,領角鴞、穿山甲並列最多的43隻,其中穿山甲受野狗攻擊下,傷病比例超過五成外,食蛇龜是台灣的5種原生淡水龜之一,數量正在快速減少的原因,就是人為捕捉。
動物專家並說,野生動物在野外已明顯受到侵擾,不只領角鴞生活環境和人類較為接近,容易遭受到人為的干擾,野生鳥類被到急救站救治最大比例,主因都來自於人類因素,包括撞上電線、建物、車輛、獸夾夾傷、槍傷、掛網等等。
野生動物急救站指出,每年面對大量野生動物的救傷後,統計今年幸運能夠完成野放的動物有168隻,而不治死亡的也有161隻,到站前死亡47隻,安樂死54隻,持續醫療中的還有112隻。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