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連拍22隻死海龜 淨灘志工終於拍到活綠蠵龜

「動手愛台灣」發起人淨灘志工陳信助近8年在北海岸及東北角海域等地淨灘,過程中發現22隻死亡海龜,近日終於在一處漁港拍到活綠蠵龜,呼籲進出港船隻放慢速度。海大海龜救傷中心教授程一駿說,不少垃圾長得像海龜喜歡吃的食物,誤食海廢機會很高,影響進食或阻塞腸道,導致死亡。
今年5月,有民眾在外木山沙灘發現一隻大海龜,陳信助趕到發現是大綠蠵龜,已經死亡,是他淨灘發現的第22隻死亡海龜,也是最大的一隻,目測超過75公斤以上。「看到這樣的畫面真的很難過」,近8年的淨灘過程,他不斷發現海龜,但已經死亡,十分感傷。
陳信助表示,海龜的視力很差,更沒有牙齒和舌頭分辨垃圾與食物的味道,好奇心又強,看到東西總想咬看看,在海龜屍體解剖中常發現塑膠垃圾,如漁網、吸管、塑膠袋等,常是奪走小生命的關鍵。
本月2日下午,陳信助終於拍到一隻活體海龜,擺脫連8年拍到22隻死亡的海龜的陰霾。他看到海龜浮出水面換氣很多次,都很快又沉下去,很開心。前天再去觀察,擔心漁船遊艇進出頻繁螺旋槳會打到牠,呼籲進出港的船隻放慢速度。
海大海龜救傷中心教授程一駿說,海龜死亡和季節交替、近海垃圾等因素會有關係,2到4月是海龜死亡高峰期,死亡的多是幼龜,主要是因季節交替,溫度變化很大,幼龜有時潛不下去,加上風浪大被吹打,就容易擱淺岸際。
程一駿表示,海龜會把垃圾吞進肚子,近海垃圾非常多,誤食海廢機會很高,不少垃圾長得像牠喜歡吃的食物,如塑膠袋像水母,解剖發現如果垃圾卡在前面食道,海龜就無法再進食,大多數垃圾堆在大腸和小腸,排的速度非常慢,不少死龜是在準備要排出時就死亡。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