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破蛋殼見寶寶還在睡!北巿動物園棘皮瘤尾守宮首度成功繁殖
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年與新加坡動物園攜手合作,首次引進原生於澳洲的棘皮瘤尾守宮,如今守宮更傳來繁殖成功的喜訊。園方表示,孵蛋過程中,有一顆蛋遲遲未孵化,保育員甚至出手剪蛋殼,好險寶寶只是還沒睡醒,虛驚一場。
動物園表示,棘皮瘤尾守宮天生的凸疣與棘刺、顯眼的大頭與厭世臉,充滿特色的外觀時常被說長得像是「炸雞」或「小恐龍」。且整年都可以繁殖,每窩兩顆蛋,一年大約可生到六窩,孵化期則需90至100天。而今年抵台的兩對守宮,也已經陸續在檢疫期過後,各自孵育了新生寶寶。
動物園表示,談到孵化過程也是大有學問,因為考慮棘皮瘤尾守宮的原生環境,是位於溫度偏高且較為乾燥的澳洲地區,因此人工照養環境的設計,對溫度、濕度的控制就得特別留意。
動物園表示,保育員還會透過定期照蛋來判斷發育狀態,觀察產下的蛋內是否帶有血絲,若無則代表並未受精成功,若為受精蛋,隨著蛋內守宮寶寶成長,蛋也會越來越實心,在照蛋時若發現整顆蛋幾乎無法透光,就代表離守宮寶寶破殼的時間不遠。
動物園表示,不過此次的孵蛋過程中,有一顆蛋遲遲沒有動靜,保育員考量同窩的寶寶已經孵出,因此決定「出手」剪蛋殼,才發現是因為那個寶寶還沒睡醒,才會沒有反應,所幸是虛驚一場。
動物園表示,目前剛孵出來的寶寶都和同窩的兄弟姐妹一起居住,因為棘皮瘤尾守宮並沒有育幼的行為,生產完將蛋埋起就會離開。同時守宮看到能吞進嘴巴大小的東西,牠們都會想咬一口,為了避免守宮爸媽「六親不認」,所以將牠們進行區隔,讓寶寶能夠安全的長大。
動物園表示,由於棘皮瘤尾守宮是夜行性動物,遊客若來到兩棲爬蟲館,已經有一對成體棘皮瘤尾守宮正式在展示區,不過白天通常會躲在石板下方休息,遊客需要一點眼力及運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