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有望辦追思活動 園方:視各種樣本保留狀況

大貓熊「團團」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度過了14年的歲月(2008年-2022年)。圖/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度過了14年的歲月(2008年-2022年)。圖/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大貓熊團團」11月19日因病情惡化採取人道處理,近日病理解剖報告出爐,確認「團團」罹癌,長腦瘤以致大腦嚴重萎縮。至於是否會辦追思會?園方表示,追思看板將於12月26日撤離,目前還在看各種樣本保留狀況,未來盼用不同形式呈現,看如何讓大家參與團團的追思活動。

北市動物園今下午舉辦記者會說明「團團」解剖報告,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為一種原發性腦瘤,以致大腦嚴重萎縮,「團團」更是文獻上此類型細胞瘤的首例。

針對外界關係「團團」病情是否會遺傳?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貓熊個體數並非成千上萬這麼多,發病後能追蹤的個體數更少,能拿來比對的案例也不容易,沒有比對比較難說是遺傳,但如今把相關資訊留存下來、案例累積多了,未來在照護團團有血脈相關個體時就能特別注意。

曹先紹表示,園方盡可能完整地保存「團團」的皮毛、骨骼與活體細胞(如精子、體細胞及幹細胞等)樣本,希望不僅能提供國內外的學者進行研究,更能作為野生動物醫療與照養技術精進的重要參考依據。

曹先紹表示,此外,未來也希望透過一系列教育解說的活動,讓更多人知道「團團」的故事,讓「團團」的生命價值喚起對於其他野生動物保育教育的重視。

至於是否舉辦追思會?曹先紹表示,動物園於特展館內設置了追思看板供民眾悼念緬懷,將於12月26日撤離,留言資料將並同解剖報告一起納入收藏。 他也鬆口,目前還在看各種樣本保留狀況,希望都能保留完整,尤其「團團」可以來到台灣不容易,希望讓對科學研究和教育可以產生有效貢獻,把來龍去脈講清楚,未來盼用不同形式呈現,看如何讓大家參與。

北市動物園今下午舉辦記者會說明大貓熊「團團」解剖報告。記者潘才鉉/攝影
北市動物園今下午舉辦記者會說明大貓熊「團團」解剖報告。記者潘才鉉/攝影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乳牛貓把鼠媽媽吃掉後收養遺孤「給3隻鼠寶寶餵奶」網傻眼:繼母就是殺母仇人

乳牛貓把鼠媽媽吃掉後收養遺孤「給3隻鼠寶寶餵奶」網傻眼:繼母就是殺母仇人

至少11人受害…美國第一犬又闖禍咬傷探員 拜登:白宮環境壓力山大

至少11人受害…美國第一犬又闖禍咬傷探員 拜登:白宮環境壓力山大

大貓熊「小奇蹟」一家將返中 美開趴送別20年老友

大貓熊「小奇蹟」一家將返中 美開趴送別20年老友

橘貓被大狗狂騷擾逼陪玩!牠設圈套「把對方關禁閉隔離」:就叫你別煩我了吧

橘貓被大狗狂騷擾逼陪玩!牠設圈套「把對方關禁閉隔離」:就叫你別煩我了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