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學術單位,普查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物種,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學術單位,普查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物種,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學術單位,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海保署今發新聞稿指出,首次的全台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光蘭嶼新紀錄種約佔20%,發現蘭嶼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因海陸域地形的特殊性,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擁有許多與台灣本島迥異的生物種類,海保署去年委託相關學術單位,前往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為期1年的物種普查。

海保署說明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中興大學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本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 (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這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其中發現體偏愛躲藏的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Amphpholis squamata)。

海保署表示,本次委託學術單位的專業團隊,今年將持續調查,並將其調查成果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除有完整物種名錄外,更希望讓社會大眾對蘭嶼多樣性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讓大家在親近海洋的同時可以共同愛護與保育海洋。

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
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圖/海保署提供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老闆娘在店裡午睡「一隻大狼狗吐舌闖入」!她揭驚險20秒影片:嚇到腿軟

老闆娘在店裡午睡「一隻大狼狗吐舌闖入」!她揭驚險20秒影片:嚇到腿軟

遛狗驚見「巨蟒大戰袋鼠」!袋鼠拚死搏鬥雙雙倒地 幾分鐘後結局大逆轉

遛狗驚見「巨蟒大戰袋鼠」!袋鼠拚死搏鬥雙雙倒地 幾分鐘後結局大逆轉

他在樹林發現「聲控沙威瑪」對牠說話就會狂翹!超魔性律動本體卻讓網看吐了

他在樹林發現「聲控沙威瑪」對牠說話就會狂翹!超魔性律動本體卻讓網看吐了

男子只是幫洗個澡收穫滿坑滿谷棉花!「巨型蒲公英」凝視災難現場一臉無辜

男子只是幫洗個澡收穫滿坑滿谷棉花!「巨型蒲公英」凝視災難現場一臉無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