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衝擊全球珊瑚 海生館打造「珊瑚方舟」
墾丁海域本月進入珊瑚產卵的繁殖季,墾管處與海生館直播珊瑚產卵外,為因應愈益頻繁的氣候變遷對珊瑚生態系的衝擊,海生館珊瑚人工繁養殖團隊也下海收集珊瑚精子與卵子帶回培育實驗,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提供的技術合作下,除培育基因多樣性的珊瑚,打造珊瑚「諾亞方舟」,也選殖可抗逆境的種珊瑚,做為優良的生物醫學研究材料和復育韌性物種。
海生館說,台灣周邊海域2020年發生最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造成全台四成的珊瑚白化死亡,最嚴重的海域甚至高達百分之55,同樣狀況也在世界各地發生,各界都在跟時間賽跑,要為珊瑚物種打造「諾亞方舟」,海生館人工珊瑚繁養殖團隊,提供珊瑚最佳的生長條件,確保珊瑚的成長健康,在台達電基金會提供先進技術與設備協助下,讓人工繁養殖珊瑚有效率地生長茁壯。
館方說,台達基金會近年與珊瑚學界合作提供LED燈,加上自動化水流、營養物鎂和鈣的供給控制器等培育多樣性的珊瑚,這次將排放配子型珊瑚的精子與卵子帶回培育,運用過去開發珊瑚人工繁養殖技術、珊瑚冷凍精子技術、共生藻培育技術,再利用先進的微型電腦斷層掃描技術,評估珊瑚生長、固鈣速度,培育選殖基因多樣性的珊瑚,以加速珊瑚健康的生長與選殖抗逆境珊瑚。
傳統的保育和復育作為,已不足以改善珊瑚快速減少危機,也促使國際轉向研究人為協助珊瑚調適快速變化的環境、主動復育珊瑚和在水族館保存耐熱品種珊瑚等,人工繁養殖以流水式天然海水系統和再循環人工海水中,都能正常釋放幼生,餵食餌料生長速度快,正發展培育鋭枝鹿角珊瑚在全人工環境下,完成完整生活史的工廠化養殖系統原型,推動作為研究珊瑚熱韌性實驗模式物種,和大量生產子代的種珊瑚。
海生館長陳啟祥表示,海生館長期致力於海洋生態研究與保育,希望結合民間企業力量共同尋找協助珊瑚的各種生存之道,盼結合不同單位發揮各自強項,將海生館打造成為珊瑚遭遇氣候變遷時的「珊瑚方舟」,一起為維護珊瑚礁生物多樣性、台灣珊瑚保育與科普教育盡分心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