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躍國際卻踽踽獨行 台北市立動物園盼中央多給資源

台北市立動物園扮演「準國家動物園」的角色,與日本、捷克布拉格等國城市外交、保育外交,時常有外賓、全世界遊客到訪參觀,可謂我國外交門面,卻是由地方政府管理。園方認為,一年預算逾5億元,所做事情何其多,若提升到國際外交層次,外交部、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等中央部會能否給資源,助園方做更多事?
美國史密遜國家動物園、日本上野動物園、英國倫敦動物園、新加坡動物園等,都算是「國家級」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是亞洲最專業的動物園之一,近年密集與國際交流,領銜台灣,甚至在歐亞地區都占有一席之地;近年與日本動物園界、保育界互動良好,更獲頒令和2年「外務大臣表彰」。
台北市立動物園屢屢躍上國際版面,因台灣特有亞種穿山甲保育是全世界第一,曾送往德國萊比錫動物園、日本上野動物園借殖,去年贈與捷克布拉格動物園一對,今年產下首隻在歐洲誕生的穿山甲寶寶,更是「保育外交」的成功案例。
「動物園是經營城市外交的最好平台」,園長諶亦聰提及,前總統馬英九2004年時任台北市長,訪德見柏林市長受阻,後因柏林動物園長牽線,才得以出席一場生日宴會與對方碰面。
但現實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台北市立動物園,不少建設是30多年前從圓山動物園搬家過來,建物斑駁,東漏水、西掉漆時有所聞,常找不到經費修補,機電室老舊管線不汰換,恐面臨大跳電,每筆小錢都要斤斤計較,經費拮据影響各種整建、修繕、資本門維護。
且相較國外一個保育研究計畫動輒砸上千萬元,台北市立動物園做研究與保育計畫的經費,來自於每年個人小額捐款與20個企業贊助,加起來不到500萬元,卻要分給10個計畫運用。
「這些困境全得回歸到中央預算制度。」諶亦聰直言,一年預算5億多元不夠用,光是人事費就要2.5億元,遑論動物飼料、水電費等開銷,只能勉強維持。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舉例,德國萊比錫動物園,當年興建靈長類展館砸26億元台幣,歐盟為推展德國南部觀光出資一半、德國與萊比錫市政府各負擔四分之一。「再給北市動物園一點幫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希望中央與外界看到它的重要價值與貢獻,給支持與資源,不要讓動物園有願景,卻踽踽獨行。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