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天空上演「鷹河」奇觀!灰面鵟鷹連2天萬隻爆量過境
屏東恆春半島是遷徙性猛禽秋季南遷的最後休息站,繼赤腹鷹到昨天累計逾19萬隻過境,有「國慶鳥」之稱的灰面鵟鷹接續來報到,但國慶連假僅零星出現,昨、今兩天因天候佳,爆出每天萬隻大量,天空不時上演群鷹盤飛的「鷹河」生態奇觀,遊客大飽眼福,首次來台參加遷徙猛禽高峰會的日韓菲泰學者也驚呼「畫面動人」。
墾管處說,每年秋天遷徒性猛禽赤腹鷹及灰面鵟鷹大量過境恆春半島,也是墾丁秋季賞鷹季的2大代表性「主角」;赤腹鷹是秋季過境墾丁數量最龐大的猛禽,已進人主要過境期尾聲,到昨天累積逾19萬隻,雖少於25萬多隻的歷年超大量,但與近10年平均數量相當;國慶日前後報到的灰面鵟鷹,年過境平均逾10萬隻,但連假只有零星過境,讓鷹迷略感失望,昨、今連續兩天因天候轉好,爆出每天萬隻大量。
今天上午5時半至10時,恆春半島南海岸不時可見鷹群在天空聚集後南飛的「起鷹」畫面;下午3至6時,滿州里德村和港口村可見鷹群盤飛後降落山林夜棲的「落鷹」畫面,墾管處下午在滿州國中舉辦賞鷹季,提供望遠鏡和專人解說服務,讓遊客大飽眼福;參加遷徙猛禽高峰會的日韓菲泰學者下午也到現場觀看,驚呼「畫面動人」。
另外,4年由日、台、菲共同發起的國際灰面鵟鷹暨遷徙猛禽高峰會,前2次在日本舉辦,1次因疫情中斷,今年由台灣猛禽研究會、墾管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合辦,邀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泰國的官方和民間代表,分享各國遷徙猛禽調查和研究現況,盼國際聯手守護遷徙猛禽棲地。
國家公園署副署長陳貞蓉說,遷徙物種保育工作,需要繁殖地、度冬地及遷徙路線上各國共同合作。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林思民說,灰面鵟鷹串起遷徙路徑上仰望天空的人們,也帶起新世代的保育風潮;202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訂定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各國30%的陸域與海域面積納入保護,未來保育範圍不限於傳統的保護區,里山、鄉村城鎮等地的生物多樣性敏感環境,也要受正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