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認養後不適應環境 新北動保處安排行為課程助改善
民眾看到待認養犬貓都會想給溫暖的家,不過,動保處坦言,認養回去後,也有飼主跟動保處求救,貓狗會吠叫、亂抓拆家跟亂便溺,不知該如何是好。動保處表示,動保員都會協助排除,若真無法處理,會請飼主帶著狗狗來上課,除有犬隻行為課程可免費報名,針對棘手個案還會安排訓犬師到府教學。
有動保員分享,一隻叫「阿勇」的狗狗,自2016年10月開始在動物之家待了7年,一開始只敢待在籠子,慢慢能出去散步,但對於陌生人或環境仍是很敏感,一靠近就會發出低吼甚至攻擊。
阿勇最後由最熟悉他的板橋動物之家志工認養,起初阿勇因為在家中沒人陪伴,會在家中不斷吠叫,甚至遭到鄰居投訴,也不敢出門散步。該名志工並未因此放棄,花費金錢、時間及精力,找尋專業訓犬師及行為矯正獸醫師諮詢,加上藥物介入輔助。現在的阿勇對陌生人不再過度敏感,更是人見人愛。
另一隻一樣棘手的狗狗叫雪伯,自2021年2月入所,完全不親人,看到人就咬,經由訓練師及志工花很多時間用心陪伴訓練,志工甚至有考慮過要認養牠,但因為自身養的狗需長照,無法自己認養,所以每周都會花時間來陪雪伯,漸漸讓雪伯熟悉與人類相處及碰觸。
在2022年12月,一位來自台中的飼主,因家中狗狗過世,剛好看到雪伯的認養文,發現跟自己過世的狗長得一模一樣,毅然決定搭車從台中來看雪伯,經過一番考量後最終決定認養。認養當天,為了幫雪伯熟悉環境,志工更與飼主一起下台中訪視,至今仍保持聯絡,定期去台中探望雪伯。
動保處提醒,貓狗被認養回去,因不適應新環境,最常出現吠叫、隨地便溺、亂咬家具、難以被觸碰,甚至攻擊飼主等高壓力下的行為,建議飼主要給貓狗適應、熟悉環境的緩衝時間。民眾認養動物後,動物之家會與飼主建立聯繫管道,積極輔導貓狗吃喝、行為適應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