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知識+/我的鸚鵡為何不會說話?鸚鵡飼養入門必須知道的事
鑒於特殊寵物的照顧和疾病相關資訊大家比較陌生,本院方治閎獸醫師為大家分享一些鳥龜鼠兔等特殊寵物的相關知識,希望能提供一些照顧及飼養上的幫助。
鸚鵡新手入門第一堂課:了解這個物種
「方醫師,我想養鸚鵡,你有沒有建議養哪種鸚鵡?」
「為什麼我養的鸚鵡都不會說話?」
「飼養鸚鵡前有沒有需要先考慮清楚的點?」
「從年紀多大開始養鸚鵡比較恰當?」
這些是剛開始飼養鸚鵡的飼主很常問我的問題,首先我得先破除一個迷思「並不是所有的鸚鵡都會說話」。鸚鵡的學習說話的來由源自野生鸚鵡同一群體之間用來聯絡的特定叫聲,學習叫聲是為了彼此溝通,也代表兩件事,這是一種本能;同時,鸚鵡要認同你是同一群體才會模仿你說話。所以就算是你在旁邊放錄音帶放到卡帶都刮傷了,家中鸚鵡都不見得能學會說話。
若想選擇學說能力較好的鸚鵡,我會推薦亞馬遜鸚鵡(個人經驗上黃帽的比較聰明)、非洲灰鸚鵡等,通常小型鸚鵡普遍學與能力不若中大型鸚鵡好。
選擇好種類後,有幾點考量用來評估是否真的已經準備好迎接新成員。
首先,鸚鵡的叫聲通常是體型越大叫聲越大。雖然不會整天叫,但有些叫起來驚天地泣鬼神,就算你能承受,但家人鄰居能接受嗎?
接下來破壞家具和衣物是一定會發生的事。你是否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最後,鳥類沒有膀胱,換言之,要訓練鳥寶定點上廁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們每十幾二十分鐘就會排泄,加上沒有儲存的空間(憋不住),所以都是一根腸子通到底,這部分就需要特別去維護環境的整潔。以上幾點都是不管選擇何種鸚鵡前需要自我評估的事。
至於要從年紀多大的鸚鵡開始飼養比較適合,這部分就是因人而異,通常來說,我都會建議選擇已經會自己吃穀物的,雖然普遍認為親手餵奶可能比較容易親人,但還需要餵奶的鸚鵡有更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餵奶的溫度、頻率、鸚鵡平時的保溫、湯匙怎麼餵……等,當然到了厭奶期要開始轉換食物的時候又是一門大學問。
總結的說,飼養鸚鵡要思考的是自己做好準備了嗎,能否接受以上我說的這些問題,不過鸚鵡還是有很多行為值得大家去了解探索,也祝福各位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鸚鵡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康莊動物醫院臉書,原文出處:鸚鵡新手入門第一堂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