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狗狗老了變跛腳!「從幼犬期就要做5件事」汪星人一輩子都靈活

關節炎是狗狗常見的毛病,但只要主人日常照護做得好,就能發揮很大的預防作用。寵物醫學網《petMD》便建議飼主可以及早養成一些習慣,從正確餵食、適當運動,到補充魚油和葡萄糖胺等保健品,這些簡單的作法,都能有效推遲狗狗關節炎的發生。
1. 幼犬飲食均衡營養
幼犬的骨骼和關節正值發育階段,如果飼主怕小狗餓而餵太多或給予過於營養的食物,會導致幼犬體重快速上升,骨骼「撐不住」身體重量,就可能出現骨科問題,增加日後罹患關節炎的風險。建議選擇針對幼犬設計的狗糧,就能提供全面且均衡的營養,幫助狗狗正常且健康成長。
2. 定期做健康檢查
別等狗狗生病了才跑去看醫生,每年至少要做兩次完整的健檢,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是否有早期關節炎的跡象。其實很多關節炎症狀在初期都不明顯,可能只是動作變慢、不愛跑跳,等到明顯跛行時,關節就可能已經有不可逆的傷害了。
3. 正確並適當地運動
運動對狗狗的骨骼發育很重要,但「怎麼運動」也大有學問。如果小狗在過度堅硬的地面奔跑,容易傷到還在發育的關節,尤其是髖關節。建議讓牠們與同齡狗狗一起玩耍,彼此互相耗電,比較能知道自己何時該休息。游泳也是一種絕佳的低衝擊運動,不僅能訓練肌肉,又對關節很友善。不同犬種適合的運動也不同,例如鬥牛犬不適合長跑、貴賓不愛游泳,記得幫狗狗量身打造運動計畫。
4. 補充關節保健品
現在雖然仍缺乏實證顯示保健品能直接預防狗狗關節炎,但某些營養素確實能幫助狗狗維持關節健康,例如含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的保健品能延緩軟骨流失;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也能抗發炎。當然啦,不是每種保健品都適合你的狗狗,還是要先和獸醫討論,再根據狗狗的身體狀況來挑選最適合的保健品組合。
5. 控制理想體重
狗狗圓滾滾雖然可愛,但肥胖會使關節負擔加重,加速磨損,甚至會讓原本就有關節炎的狗狗情況更惡化。建議從狗狗年輕時就幫牠維持理想體態,定期評估狗狗的體脂和身形,並依據需要調整飲食與運動量,這樣才能從根本守護關節健康。
就算狗狗有關節炎遺傳基因,也不代表一定會患病。只要從幼犬開始正確照護,就有機會幫你的狗狗延緩、甚至避免關節炎的困擾喔!
FB留言